警惕! 别让高考成了健康杀手?
警惕! 别让高考成了健康杀手?随着高考结束,超过35%的考生都出现不安和焦虑的情绪,一直都对自己的成绩很自信,对高考的期待多过畏惧造成的,或者是担心将来的人生,很多考生家长认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,孩子的压力和包袱也终于可以放下了,但是生活总是好需要很多的关心的。
警惕! 别让高考成了健康杀手?
1 抑郁型心理须沟通
小文一直都对自己的成绩很自信,对高考的期待多过畏惧。考后却感觉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,很不理想,回想着那些自己做错的题,埋怨自己,她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已经错失了理想的大学。
专家解析:这类考生由于之前对自己信心满满,期望过高,但是考后却发现实际考得并不理想,于是,心情一落千丈,吃不好、睡不安、情绪低落、自怨自责,很容易患上心理抑郁疾病,严重的还会出现轻生念头。这些都直接威胁到考生的身心健康和今后人生的发展。
专家建议:考生要勇敢地正视自己的情绪,当负面情绪出现时,要及时调节,不要被情绪所左右。高考已经过去了,好与差都已既成事实,要学着自觉接受,面对现实。作为考生的家长,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,不要过多责备和埋怨,最好保持正常的状态。多与孩子沟通,毕竟家庭才是最幸福的港湾,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,注意观察他们有没有异常行为,并给予正确引导,防患于未然,才是最重要的。
2 焦虑型心理须放松
考前冯冰曾经说:“对高考的感觉很奇怪,一会儿感觉轻松,一会儿感觉紧张,也没有害怕,但提到高考还是觉得很揪心。”而从高考结束到现在的几天时间里,冯冰一直惶惶不安,他很担心自己的成绩,再加上连日来家长不断地询问和唠叨,让他更加焦虑、急躁,现在冯冰已经患上严重的失眠,身体和心理都在饱受着“后高考”的煎熬。
专家解析:这种患得患失的焦虑型心理在许多考生考后都会出现,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。尤其在那些平时成绩和模拟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中更易出现。他们的期待值较高,发挥也还正常,但在等待放榜的过程中,他们内心容易产生某种不确定性,让他们焦躁不安,对自己产生怀疑。而每年在估分、填报志愿的时候,有大于50%的考生都自我感觉良好,而等真正成绩下来之后,才发现“高估”了自己。从失眠到焦虑,然后就是忧郁成疾,如果不及时调节,那么,考生在考后将不仅仅面临心理问题,还要面临更重大的健康威胁。然而,这种心理的疾病,不同于普通的发烧感冒那么简单,对正处于关键时期的考生来说,这种“高考后心理疾病”是十分危险的。
专家建议:首先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,自觉接受现实,顺其自然,不要总有不好的情绪,不要对自己的能力过多怀疑。然后在平稳自己焦虑的情绪后,合理估分,对分数不要过于执著,对未来要积极进取,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种,高考只是其中一种。最后,尽可能让自己学会放松,可以约些同学或朋友一起聊聊天、打打球。
3 放纵型心理须适度
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张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低年级班上去“炫耀自由”。张铭说;“在我们复习最辛苦的时候,高一、高二的同学总是在我们面前‘显摆’他们的轻松。我们当时复习很紧张,压力也很大,现在我们过了高考的大关,总算是轮到我们‘宣泄’的时候了。”在考完最后一科后,张铭和他的同学就到低年级班级面前“炫耀”了一番,然后就是尽情地狂欢。看电视、上网、睡懒觉,这两天张铭把压抑了多年的束缚全部都释放了出来。
专家解析:张铭的表现属于放纵型心理,在考生群体中有超过20%的考生都拥有这种心理。他们通常认为高考结束了,自己也终于熬出头了,应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,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和损失。于是他们选择无节制地玩、放纵,有的还会主动跟家长提出补偿要求和条件,而一些家长为了弥补孩子这么长时间的辛苦学习,便采取了纵容的态度。可是,这种现象会使一些考生太过放纵而无法收心,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,所以,奉劝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乐极生悲,一定要慎重对待。
专家建议:考生长时间的规律性饮食和作息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,而突如其来的生活改变,会使考生的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,而这种生活逆转会给考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。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对考生来说都很重要,所以,不要过于放纵自己,要掌握分寸,适度放松,愉快地度过“后高考”时期,为新生活做好准备。
警惕! 别让高考成了健康杀手?家长在这个阶段真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,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对考生来说都很重要,所以,不要过于放纵自己,还是要严格一点的。
上一篇:高考后学生心理“真空”怎么避免?
下一篇:我们该如何拯救自己的自卑?